法建筑師設計出“海洋空間站”
2013-12-13 09:53:28 來源:國際船舶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日前法國著名建筑師雅克•魯熱里(Jacques Rougerie)公布了其設計的世界首座“海洋空間站(SeaOrbiter)”的建設計劃。第一眼看見SeaOrbiter時,不要以為它是科幻電影中的神秘基地,這將是全球唯一可以24小時進行海洋研究工作的探測站,整艘船采用環保燃料,預計明年5月底動工。
造型酷似太空船
據了解,“海洋空間站”是世界首座直立新型海洋科學考察船,這艘造型看起來像是太空船完工后高58米,重達1000噸。露出水面的27米船體配有衛星通訊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系統與太陽能電池,戶外甲板裝有2具起重機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。潛在海面下31米的船體中,有實驗室、保健室、健身房與多個臥舖,也包括起居室與廚房。船身下部設有一個加壓層,以便潛水員實施考察任務,船身上的窗戶讓科學家可以全天候、近距離地觀察海洋生物與環境以及探索海洋世界。
“海洋空間站”上配備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宿舍和廚房等基礎設施,可以供18到22名海洋生物學家在上面正常生活。同時,“海洋空間站”還將配備一個捕魚系統,專門用來進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研究。
24小時海洋勘探
“海洋空間站”的建造成本約為5270萬美元,該項目目前已經得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的支持,計劃于2014年5月31日啟動,雖然魯熱里并未透露該項目的竣工日期,但他表示“海洋空間站”建成之后,將會成為全球唯一一艘能夠長期執行24小時海洋勘探任務的考察船。
魯熱里在1981年成功打造水下實驗室“海馬”(Hippocampe),一次出動就可以潛入水下7至15天,深度達12公尺。根據這次的經驗,魯熱里開始構思“海洋空間站”,希望打造出全球唯一可以進行全天候海洋與深海研究的船舶。
利用洋流當動力
“海洋空間站”的動力系統也很環保,主要利用洋流的推動來航行,必要時也可以風力與太陽能發電來運作,歐洲航太國防公司(EADS)也為它研發出1種生質燃料當作備用能源。
此外,魯熱里還介紹說,“海洋空間站”將會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、風能和波能來進行供電,同時還將積極使用生物燃料來作為輔助電源(產品庫 求購 供應)。“未來‘海洋空間站’將會成為人類探索海洋世界必不可少的基地型考察船,將會在人類研究全球變暖和海洋之間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,”魯熱里說道。
“海洋空間站”是世界首艘直立型海洋科學考察船,其造型看起來就像是一艘充滿科技感的太空船。